病机十九条,最早是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主要是把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种病因或者某一脏的范围之内,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也就是中医所谓的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而这十九条中,五脏病机有五...
发布时间:2025-01-27
在中医理论中,内生五邪是因为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因为病起于内,又和外感六淫的风寒湿燥火致病的临床征象类似,所以就称为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发布时间:2025-01-27
所谓十问者,为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明十问则六变具存,万病形情俱在目中。而医之难,难在不识病本而误治。所谓误则杀人,天道可畏。不误则济人,阴德无穷。 十问歌最早出自明代张景岳的《传忠录》,是张景岳总结前人问诊的经验和要点而编撰。所谓十问,一...
发布时间:2025-01-27
在《内经》中说,病有内外,外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而七情分属五脏,五脏又主五志,也就是所谓的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 要想理解七情致病,就先要搞清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因为人的情志...
发布时间:2025-01-27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末页
- 共 3页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