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鼻炎与腰痛 >

中医对鼻炎病因的解析

一、‌核心病因:脏腑功能失调‌
‌肺系失司‌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寒则卫外不固,易受风邪侵袭,导致鼻塞、流清涕、反复喷嚏,属“鼻鼽”范畴‌。
  肺气虚弱者常因久咳、劳倦或外感迁延未愈,导致鼻窍失养,加重黏膜敏感‌。
‌脾虚湿阻‌
  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弱则水湿停滞,痰浊上犯鼻窍,引发鼻塞、流黏涕及嗅觉减退‌。
  脾虚常伴营养吸收障碍,导致气血生化不足,鼻黏膜修复能力下降‌。
‌肾阳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亏虚则温煦失职,鼻窍失养易生寒凝,表现为清涕长流、畏寒肢冷‌。
  肾气不足者多因先天禀赋弱或久病耗损,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二、‌外感病邪侵袭‌
‌风寒/风热犯表‌
  外感风寒束表,寒邪凝滞鼻窍,诱发急性鼻炎伴鼻塞、头痛‌。
  风热犯肺则化热生燥,导致鼻黏膜充血、黄涕及灼热感‌。
‌湿浊蕴结‌
  湿热或寒湿之邪久留鼻腔,阻滞气机,形成慢性鼻炎伴黏稠分泌物‌。
 
三、‌体质与正气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
  素体阳虚或气虚者,卫外能力弱,易反复受外邪侵袭‌。
‌正气虚损‌
  久病、熬夜或过度劳累耗伤正气,脏腑功能衰退,鼻黏膜防御力下降‌。

四、‌其他诱发因素‌
‌饮食不当‌
  嗜食辛辣、寒凉或过敏食物(如海鲜),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上犯鼻窍‌。
‌情志失调‌
  长期忧思、焦虑导致气机不畅,影响肺气宣降,加重鼻部症状‌。

中医辨证分型与对应病机
证型‌ ‌核心病机‌ 典型表现‌
肺气虚寒 卫表不固,风寒侵袭 清涕、喷嚏频发,遇冷加重‌
脾气虚弱 运化失职,痰湿壅鼻 鼻塞黏稠涕,腹胀乏力‌
肾阳不足 温煦失司,鼻窍失养 清涕不止,腰膝酸冷‌
风热犯肺 热邪灼伤鼻络 黄涕、鼻充血,咽干‌
  注‌:中医强调鼻炎需“标本同治”,既祛外邪又调脏腑,建议结合体质辨证用药并配合艾灸、穴位贴敷等外治法‌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