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鼻炎与腰痛 >

中医对鼻炎病因病机的解析

一、‌脏腑功能失调‌
‌肺气虚弱‌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则卫外不固,易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导致鼻窍失宣,引发鼻塞、流涕等症状‌。
肺虚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耗伤肺气所致,表现为反复感冒、易感外邪‌。

‌脾虚湿蕴‌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上泛鼻窍,形成黏涕、鼻塞。脾虚亦影响肺气(土不生金),加重鼻部症状‌。
 
‌肾阳不足‌
肾主纳气、温煦脏腑,肾阳虚则摄纳无权,鼻窍失于温养,易受寒邪侵袭,导致鼻黏膜苍白、清涕不止,且病程迁延难愈。
 
二、‌外邪侵袭‌
‌风、寒、热、燥等外邪犯肺‌
‌风寒‌:外感风寒束表,肺气郁闭,鼻窍不通,表现为鼻塞、清涕‌。
‌风热/燥邪‌:风热犯肺或秋燥伤津,灼伤鼻络,可见鼻干、黄涕、鼻黏膜充血‌。
‌湿邪‌:夏季湿热蕴脾,上蒸鼻窍,导致头重、黏涕‌。
‌过敏原(风邪夹毒)‌
中医将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归为“风邪夹毒”,侵袭鼻窍后引发阵发性喷嚏、鼻痒,与卫表不固、肺脾虚弱密切相关‌。
 
三、‌气机与正气失衡‌
‌正气不足‌
先天体质虚弱、久病耗损或劳倦过度,导致肺脾肾三脏亏虚,正气无力抗邪,外邪反复滞留鼻窍‌。
 
‌气机阻滞‌
情志失调(如忧思、郁怒)可致气机紊乱,影响肺气宣降,加重鼻塞、呼吸不畅。
 
四、‌季节与体质交互影响‌
‌春季‌:风邪夹寒/热侵袭,肝气升发过旺(木火刑金),肺卫不固,易发过敏性鼻炎‌。
‌夏季‌:湿热困脾,上蒸鼻窍,多伴头重、黏涕‌。
‌秋季‌:燥邪伤肺,鼻黏膜失润,症见鼻干、少涕‌。
‌冬季‌:寒凝肺络,阳气不展,鼻塞、清涕加重,伴畏寒。
 
  总结:中医认为鼻炎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兼夹风、寒、湿、燥等邪气,并与季节、体质及情志因素密切相关,病机呈现“虚实夹杂”的特点‌。治疗需遵循“标本兼治”原则,兼顾祛邪、补虚与调畅气机。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