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鼻炎与腰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专长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有腰腿痛病患,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
 发病部位在下腰部,下腰部是全身应力的集中点,负重及活动度大,损伤的机率高,是腰椎间盘突出好发部位,其中以腰4.5椎盘发病率最高,腰5骶1次之。
  发病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有年龄关系,外因考虑外伤因素。
  由于椎间盘退变是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少数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只有受凉而发病,多为纤维环过于薄弱,肝肾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腰部着凉后引起腰肌痉挛,促使已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突出。
  引起腰腿痛的原因:纤维环破裂时,突出的髓核压迫和挤压硬脊膜及神经根,是造成腰腿痛的根本原因,若未压迫神经根时,只有后纵韧带受刺激,则以腰痛为主,若突破后纵韧带而压迫神经根时,则以腿痛为主。
突出的类型
1)、侧突型:多数髓核向后侧方突出,单侧突出者出现同侧下肢症状。
2)、两侧突型:髓核自后纵韧带两侧突出,则出现双下肢症状,多为一先一后,一轻一重,似有交替现象。
3)中央型:髓核向后中部突出,有的偏左或偏右,压迫马尾甚至同时压迫两侧神经根,出现马鞍区麻痹及双下肢症状。
  
A、症状
  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腰腿疼痛可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腔内压升高时加剧,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使疼痛加剧,腰前屈活动受限,屈髋屈膝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
  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病程较长者,其下肢放射痛部位感觉麻木、冷感、无力。
  中央型突出造成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为会阴麻木、刺痛,二便功能障碍,阳痿及双下肢不全瘫痪,少数病例的起始症状是腿痛,而腰痛不甚明显。
B、体征
   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痛、腰部活动受限、皮肤感觉障碍
 
理筋手法
1)按摩法:患者俯卧,我用两手拇指或掌部自上而下按摩脊柱两侧膀胱经至患肢承扶穴处改用揉捏下抵殷门、委中、承山。
2)推压法:患者俯卧,我两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手掌向下用力推压脊柱,从胸椎至骶椎。
3)㨰法:从背,腰㨰至臀腿部,着重于腰部缓解,调理腰臀部的肌肉痉挛。
4)推扳法:调理关节间隙,松解神经根粘连或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推扳法手法要有步骤,有节奏地缓缓进行,绝对避免使用暴力。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不适宜用推扳法。
a、俯卧推髋扳肩法:术者一手掌于对侧推髋固定,另一手自对侧肩外上方缓缓扳起,使腰部后伸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再适当推扳1~3次,对侧相同。
b、俯卧位推腰扳腿法:术者一手掌按住对侧患椎以上腰部,另一手自膝上方外侧将腿缓缓扳起直到最大限度时,再适当扳1~3次,对侧相同。
c、侧卧位推髋扳肩法:在上的下肢屈曲,贴床的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扶患者肩部,另一手同时推髂部向前,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斜扳,使腰部扭转,可闻及或感觉到“咔哒”响声,换体位做另一侧。
d、侧卧位推腰扳腿法:术者一手掌按住患处,另一手自外侧握住踝上,使之屈膝进行推腰牵腿,做腰髋过伸动作1~3次,换体位做另一侧。
e、牵抖法:患者俯卧,两手抓住床头,术者双手握住患者两踝用力牵抖并上下拉动下肢,带动腰部,再行按摩下腰部。
f、㨰摇法:患者仰卧,双髋膝屈曲,术者一手扶两踝,另一手扶双膝,将腰部旋转滚动1~2分钟
 以上手法按顺序进行,可隔日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急性期应严格卧硬板床3周,手法治疗后应卧床休息,使损伤组织修复。
 
牵引疗法
  主要采用骨盆牵引法,适用于初次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急性期患者。患者仰卧床上,在腰胯部缚好骨盆牵引带后,每侧各用10~15KG重量做牵引,并抬高床尾增加对抗牵引的力量。每次牵引1次,每次约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目前已有各种机械牵引床,电脑控制牵引床代替传统的牵引方式。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