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味药的作用解析 一、核心作用 渗湿利水 淡味药通过促进体内水液代谢,改善水肿、尿少等症状,如茯苓、薏苡仁等药物能渗湿利水,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健脾和胃 淡味药性质温和,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适合长期调理。 二、其他...
发布时间:2025-04-02
咸味药的作用解析 一、核心作用 泻下通便 咸味药通过刺激肠道分泌或促进蠕动,治疗热结便秘、腹胀等病症,如芒硝泻热通便、润下燥结。 软坚散结 软化体内坚硬肿块,消散痰核、瘿瘤(甲状腺结节)、癥瘕积聚(如腹部包块),代表药物:鳖甲、牡蛎、海藻、昆布...
发布时间:2025-04-02
辛味药的作用解析 一、核心作用 发散解表 辛味药通过刺激汗腺分泌和扩张体表血管,促进发汗散热,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如感冒初期、头痛、鼻塞等。代表药物:麻黄、桂枝、薄荷等。 行气活血 行气:疏通脏腑气滞,缓解胸胁胀满、脘腹疼痛(如陈皮、香...
发布时间:2025-04-02
甘味药的作用解析 一、核心作用 补益气血阴阳 甘味药能补五脏气、血、阴、阳之不足,具有补虚强壮、调节免疫的作用。如人参、黄芪补气,当归、熟地黄补血,麦冬、沙参滋阴,肉桂、鹿茸温阳。 和中缓急 通过健脾和胃缓解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中焦不和症状,如...
发布时间:2025-04-02
苦味药的作用解析 一、核心作用 清热泻火 苦味药多性寒凉,可清除实热证(如外感热...
发布时间:2025-04-02
酸味药的作用解析 一、核心作用 收敛固涩 酸味药能收敛正气,减少津液、精气等过度耗散,适用于多汗、久泻、遗精、遗尿等病症。例如:五味子、山茱萸可固精缩尿,石榴皮能止泻。 生津止渴 部分酸味药可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咽燥等症状,常用于热病伤津或...
发布时间:2025-04-02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效 应用 麻黄 辛、微苦,温 肺经、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发布时间:2025-03-31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效 应用 硼砂 味甘、咸,性凉 归肺、胃经 清热消痰,解毒防腐 内服,治痰热咳嗽及噎膈积聚、诸骨鲠喉;外用,治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目赤翳障胬肉,阴部溃疡。 炉甘石 性平,味甘 肝经,脾经 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属拔毒生肌...
发布时间:2025-03-31
药名 功效 特色和记忆 凉血止血药 小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血热妄行及疮痈肿毒之要药;建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 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力较强,治吐、咯血及崩漏 地榆 凉血止血----特点:善治下部出血。...
发布时间:2025-03-30
药名 功效 特色和记忆 功 下 药 大黄 泻下功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除湿退黄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尤宜于实热便秘;酒大黄用于瘀血证 芒硝 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番泻叶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宜后...
发布时间:2025-03-30
药名 功效 特色和记忆 山楂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神曲 消食和胃 本品略能解表退热,尤宜外感表证兼失食滞 麦芽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治米面薯芋。生麦芽功偏消食健胃,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 稻芽 消食和中,健脾...
发布时间:2025-03-30
药名 功效 特色和记忆 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组阳,散寒止痛 回阳救逆第一要药,主治亡阳证 于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温暖中焦之主药 附子: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补火助阳,散热止痛,治各种阳虚证及风寒湿痹证 于姜:回阳救逆之功不及附子,长于温中...
发布时间:2025-03-29
药名 功效 特色和记忆 固表止汗药 麻黄跟 固表止汗 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 浮小麦 溢气,固表止汗,除热 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胃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之常用;上敛肺气,下滋肾阴...
发布时间:2025-03-29
药名 功效 特色和记忆 祛 风 湿 寒 药 独活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善治下半身风湿痹痛;少阴头痛;风湿痹痛;主药,无问新久,均可用用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络止痛,清骨 风寒湿痹肢体枸或麻木之药,善消骨 川乌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风寒湿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
发布时间:2025-03-29
药名 功效 特色和记忆 清 热 泻 火 药 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剑疮、生...
发布时间:2025-03-28
- 首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 3页32条